首页 > 3D标签研究 相关文章
吴永辉博士离开谷歌加盟字节跳动,聚焦AI基础研究与大模型探索

吴永辉博士离开谷歌加盟字节跳动,聚焦AI基础研究与大模型探索

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谷歌AI专家吴永辉博士,近日正式宣布加盟字节跳动,担任大模型团队Seed基础研究负责人,负责AI基础研究及大模型探索工作。吴永辉博士在谷歌的职业生涯长达17年,是谷歌的顶尖工程师之一,曾担任“Google Fellow”这一极具声望的职称。他的加入被视为字节跳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战略性布局,进一步加速了该公司在AI基础研究方面的步伐。从谷歌到字节跳动:探索AI基础...

神秘AI初创公司SSI:估值2000亿,0收入0产品,却获得超10亿美元融资

神秘AI初创公司SSI:估值2000亿,0收入0产品,却获得超10亿美元融资

OpenAI联合创始人Ilya Sutskever的AI初创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(简称“SSI”)正在筹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,这笔资金将使其估值突破300亿美元(约合2179亿人民币)。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,尽管SSI至今尚未推出任何产品,且没有任何收入来源。根据彭博社报道,著名风险投资公司Greenoaks Capital Partners正在主导这一轮融资,...

马斯克“点头机器人”背后的华人智囊:Grok-3发布会C位席位揭秘

马斯克“点头机器人”背后的华人智囊:Grok-3发布会C位席位揭秘

2025年2月18日,xAI公司发布了其全新推理模型Grok-3,马斯克带着“地球上最聪明的AI”来临,宣布这一代模型在数学、科学推理、代码写作等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。然而,最引人注目的并非马斯克的言辞,而是发布会C位的两位华人面孔,他们背后的故事也许比模型本身更加耐人寻味。这两位华人分别是xAI创始团队的成员:吴宇怀(Tony)与Jimmy Ba。他们在Grok-3的研发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...

印度追赶人工智能浪潮:能否突破困境迎头赶上全球领先国家?

印度追赶人工智能浪潮:能否突破困境迎头赶上全球领先国家?

随着全球人工智能(AI)竞争的白热化,印度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尽管该国在技术人才和初创企业方面表现不凡,但与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相比,印度仍存在一定的差距。尤其是在自主开发基础语言模型和AI平台的能力上,印度还未能追赶上全球竞争者,如中国的DeepSeek已经通过降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成本,在科技行业掀起了波澜。全球AI竞争:印度面临压力印度政府积极宣称,国内的人工智能技术正...

深度伪造技术挑战真伪辨识:仅0.1%的用户能准确识别假内容

深度伪造技术挑战真伪辨识:仅0.1%的用户能准确识别假内容

随着深度伪造技术(deepfake)不断发展,人们对虚假信息、诈骗和身份盗窃的担忧愈发严重。最新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人类在辨别深度伪造内容时的困难。iProov 的研究调查了来自英国和美国的 2000 名参与者,结果显示,仅有 0.1% 的受访者,即两人,能够准确区分出真实内容与深度伪造内容。研究还表明,老年人群体对深度伪造内容的辨识能力尤其薄弱。约 30% 的 55 至 64 岁人群以及 39% 的...

前OpenAI高管Mira Murati领导新公司Thinking Machines,誓言推动AI透明化与定制化

前OpenAI高管Mira Murati领导新公司Thinking Machines,誓言推动AI透明化与定制化

近日,前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宣布,与一批业界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创立了新公司——Thinking Machines。这家初创公司旨在推进AI研究与应用,致力于打造更强大、更透明、更具定制化能力的AI系统,推动行业进步。在创始团队中,除了Murati之外,前OpenAI安全研究副总裁Lilian Weng也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,同时,OpenAI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...

谷歌推出“人工智能联合科学家”助力加速科研突破,首个应用成果震惊业界

谷歌推出“人工智能联合科学家”助力加速科研突破,首个应用成果震惊业界

谷歌宣布推出“人工智能联合科学家”系统,旨在帮助人类研究人员加速科研进程,打破长期困扰科学界的瓶颈。该系统利用谷歌最新的Gemini 2.0技术,能够为科学家们生成创新的可验证假设、详细的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,大大提升科学研究的效率。“人工智能联合科学家”不仅支持研究人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,还能够用自然语言与其互动,提供高效的反馈。这个系统并非旨在替代科学家,而是成为他们的重要助手,协作解决问题,...

守护学术纯粹性:中国历史研究院严控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投稿中的角色

守护学术纯粹性:中国历史研究院严控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投稿中的角色

2025年3月3日,在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广泛应用之际,中国历史研究院于2月28日发布的《关于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的启事》引发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。该启事明确指出,历史研究院所属刊物将不接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参与投稿署名,同时规定了工具在投稿过程中仅能用于语言润色、文献检索、数据整理与分析、思路开拓等辅助环节。此举不仅体现了对技术进步的审慎态度,更彰显了对学术诚信和研究原创性的坚守。启...

微软量子计算突破:创新进展还是营销噱头?

微软量子计算突破:创新进展还是营销噱头?

近期,微软高调宣布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,推出名为“Majorana 1”的拓扑量子芯片。该消息迅速引起科技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,部分媒体甚至将其形容为“巴掌大的芯片碾压全球超级计算机”,预示着量子计算将迎来革命性变革。然而,业内专家和部分研究团队对这一成果保持谨慎,质疑其真实性和实际效能,提醒公众对量子计算的突破性报道保持“关注不盲从”的态度。【微软的突破声明】据微软方面的公开消息,其最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