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屏时代】首页 > 3D快报内容详情

空天地海一体、AI能源协同:中国勾勒未来产业新图景

1小时前 8 大屏时代
清洁能源产业链全球最完整,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启动,全固态电池产线突破……这些看似独立的技术进展,正共同拼凑出一幅未来中国发展的立体图景。

上周,中国在能源、科技和工业领域迎来一系列密集突破。全球最大“华龙一号”核电基地2号机组并网发电,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,国内首条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。

这些进展看似分散,实则共同勾勒出中国未来发展的新轮廓——一个基于新能源、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和人工智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
生成特定图片.png

01 能源革命:清洁能源体系的整体突破

上周中国能源领域捷报频传,从核能到清洁能源产业链,多项进展显示中国能源转型正在加速。

11月22日,全球最大“华龙一号”核电基地——福建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。

这个核电基地全面投产后,每年可提供超600亿度的清洁电能,足以满足厦门、漳州两市年用电总和的75%。

同一天发布的《全球能源转型报告(2025)》显示,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、最完整的清洁能源产业链。去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总额达8180亿美元,超过美国、英国和欧盟投资之和。

中国风电、光伏产品已出口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向全球提供了70%的风电设备、80%的光伏组件。

这些数据凸显了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核心地位

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还在继续。国家能源局最近提出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,我国还计划建设氢氨醇协同输送大通道,这些举措共同推动着能源系统向绿色低碳转型。

02 空天海域:卫星物联网开启全域连接时代

11月22日,中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,为期两年的试验期将支撑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。

卫星物联网利用卫星通信技术,连接地面、海洋、空中的海量设备,提供数据采集和传输服务。

这一系统主要传输低速数据,如位置信息和传感器读数,应用场景覆盖海洋渔业、交通物流、能源水利、应急通信等多个领域。

卫星物联网的意义在于它解决了传统地面网络覆盖盲区的问题。

从行驶在远洋的船舶,到飞行中的无人机,再到偏远的油气管道,卫星物联网可实现“万物互联”的最后一段覆盖。

商业航天司的成立,意味着卫星产业发展将在更高层面实现统筹协调。

低空经济也迎来爆发式增长,今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.5万亿元,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。

未来五年将是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机遇期,卫星物联网与地面网络融合,将构建起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数字基础设施。

03 智能浪潮:AI驱动科研与产业变革

人工智能正从概念走向实质性的产业变革。

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行动,拓展“平台+智能体”服务。

与此同时,中国科研团队在神经网络信息处理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。天津大学于强教授团队首次揭示了突触处理时空信息的核心机制。

这一关于神经网络“基本零件”的基础发现,将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供新思路。

在大洋彼岸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启动“创世纪计划”,旨利用人工智能变革科学研究方式。

该计划将整合美国超级计算机和独特数据资产,以生成科学基础模型并为机器人实验室提供支持,表明白宫正以“曼哈顿计划”的紧迫感布局AI。

全球范围内,人工智能竞争正在科研与产业两个层面同步加速。

04 范式重构: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模式转型

这些技术突破背后,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层变革——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,培育“新质生产力”。

技术突破不再是单点突进,而是系统布局

工业信息化部近期印发了《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指南》,并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,这些举措都在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桥梁。

物流数据开放互联、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也是重要一环。

国家数据局支持数据交易所探索建立全链条服务体系,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。

国有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也已启动,明确了12家中央企业为首批试点牵头单位。

未来产业竞争,已是体系竞争

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,从数据要素到基础设施,中国正在构建一个相互支撑、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。



数据显示,中国去年能源转型投资总额高达8180亿美元,超过美国、英国和欧盟的总和。从福建漳州的核电基地,到太空中即将组网的物联网卫星,再到实验室里的全固态电池,各领域的突破看似独立,实则同向同行。

它们共同构筑起新质生产力的四梁八柱,指向一个更绿色、更互联、更智能的未来。

在这个未来里,能源将更清洁高效,连接将无处不在,智能将融入千行万业。

这已不是遥远的概念,而是正在成形的事实。


相关文章

阿里智能互联并入夸克:全面布局AI眼镜,整合通义能力推动硬件创新

当单一数据中心难以支撑AI:全球联接打造“超算新星”,跨区域分布式训练呼之欲出

鸿蒙原生版百度地图大升级!导航语音包上线,功能更加强大

小米SU7 Ultra 技术解读:参数详析、竞品对比与产业布局

原生鸿蒙“碰一碰”传视频功能引爆热潮 —— 余承东致谢B站,共筑智能互联新时代

谷歌发布Gemma 3:单GPU AI模型再创巅峰,引领智能应用全新时代

相关标签: 能源 卫星 联网 人工智能 突破 清洁 数据 全球 产业 转型